你的网名是什么,有没有一个人的网名让你看到就感觉印象深刻
当前位置:心情说说网 > 经典网名 > 正文

问君何所在,对面不相识 转帖()

发布于:2025-04-26 15:30:01 阅读量:分类:经典网名 编辑:潇洒出风尘 首发 内容来源:本站
本文有16个文字,大小约为1KB,预计阅读时间1分钟
摘要:

一个居士问:经书上说佛菩萨无量无边,就连这个世界往生净土后倒驾慈航的菩萨也很多,可我们怎么一个也遇不到呢?难道说只是过去有,现在没有了?师父讲了一个“薄荷”的故事:宋朝太平兴国年间,有一位法名辨聪的僧人,游方到五台山,时值仲夏,便于清凉寺内寄驻,随五台山僧众结夏安居。当时僧众...


来自心情说说网粉丝潇洒出风尘的投稿,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关于问君何所在,对面不相识 转帖,的内容,希望大家喜欢!

问君何所在,对面不相识 转帖(精选)

一个居士问:经书上说佛菩萨无量无边,就连这个世界往生净土后倒驾慈航的菩萨也很多,可我们怎么一个也遇不到呢?难道说只是过去有,现在没有了?师父讲了一个薄荷的故事宋朝太平兴国年间,有一位法名辨聪的僧人,游方到五台山,时值仲夏,便于清凉寺内寄驻,随五台山僧众结夏安居。当时僧众中有一位老比丘,举止疯疯颠颠,大众都瞧不起他,唯独辨聪对他承事恭敬。结夏安居圆满后,辨聪即将离寺,继续云游。当他向老比丘辞别时,老比丘从怀里拿出一封书信,嘱咐他说:“到开封城北,找到叫薄荷的,把信投给他!”。辨聪拜别离开五台山,走了一段路才发现老比丘没交代地址,心里嘀咕:“地址不详,从何找起?信里头不知写了什么要紧的事?”又不好绕回五台山,就拆开信来看,信上写着:“你在世间游化日久,那些众生容易调伏吗?已调伏,度生的事就完成了,可速返回,待太久,恐被强缘打失,流入世间的业报,至祷,至祷!”辨聪看完大惊,赶忙把信再封起来。有一天,辨聪经过开封广济河畔,远远听到有一群小孩在呼唤:“薄荷!薄荷!”辨聪过去问:“谁是薄荷?他人在那里?”小孩指着一间赵姓人家的猪栏,说:“猪栏内脖子上带个铜铃,金色鬃毛的大猪,就叫薄荷。”辨聪前去赵姓养猪人家,便问主人:“这条猪为什么叫薄荷?”主人说:“这条猪很特别,很爱干净,只吃薄荷,所以村里的小孩都叫喊薄荷。平常有屠户来捉猪时,其它的猪只都怕得四处奔跑逃逸,如果猪只牵到薄荷的身边,都会安静下来,也不乱跑哀嚎,任由屠户宰杀。因此以后屠户都会牵薄荷到等着宰杀猪只的身边,绕上一圈,省了以往宰杀猪只时的惨烈的挣扎与哀嚎。所以一家人很爱惜他,多年来都舍不得杀。”辨聪听完之后,就叫了一声:“薄荷!有信给你!”大猪闻声前脚跃起来站着,辨聪将信投过去,猪一口吞下,保持像人站的姿势,随即就迁化往生了。这个故事出自印光大师修订的《清凉山志》,薄荷猪原来是为了度化众生,乘大悲愿力,倒驾慈航玩“潜伏”的菩萨。菩萨们“应以猪身得度者,即现猪身而为说法”,以启发众生心中的无尽藏。由此可知:那些把我们“劝进佛门、逼近佛门、打进佛门、哄进佛门、骗进佛门、拉近佛门、买进佛门、卖进佛门……”的人,那些为我们提供“布施机会、修行机会、消业机会、念佛机会、诵经机会……”的人,都可能是“潜伏”在我们生命历程中的菩萨和大善知识,只是肉眼凡胎的我们“问君何所在,对面不相识”。

 

(精选)

更多相关签名

版权保护: 本文由 潇洒出风尘 原创,转载请保留链接: 问君何所在,对面不相识 转帖():https://www.jq199.com/jingdian/19136.html

为您推荐